四季养生茶饮如何顺应时令更科学
春风拂面,万物复苏,正是品饮明前龙井的好时节。中国人讲究'春生夏长,秋收冬藏',饮茶养生也要顺应天时。今天就让我们聊聊,四季轮回中如何用一杯清茶调理身心。
早春二月,乍暖还寒时,最宜饮些茉莉花茶。老茶客都知道,'春饮花茶解郁气'。那幽幽茉莉香能唤醒沉睡一冬的身体,就像推开窗迎进第一缕春光。我常看见胡同里的老北京,捧着搪瓷缸在胡同口晒太阳,茶香混着槐花香,这才是真正的春日滋味。
入夏后暑气渐盛,在杭州茶农家学到一个古法:取五年陈白牡丹,佐以新鲜薄荷叶,用山泉水冷泡三小时。茶汤入喉那刻,仿佛整片茶山凉意都沁入心脾。有位做青瓷的老师傅告诉我,他三伏天必备的是一壶陈年六堡,'这茶喝着会出汗,汗出透了反而凉快',这大概就是古人说的'以热制热'的智慧。
秋风起时,武夷山的茶农开始焙火。此时最妙的是中足火岩茶,特别是存放了三五年的水仙。记得在茶农家喝到隔年陈茶,桂皮香里裹着蜜韵,老茶客管这叫'秋收的滋味'。苏州评弹艺人王师傅有个习惯,每年霜降必开一罐凤凰单丛,他说这茶'暖而不燥,最配吴侬软语的凉秋夜'。
冬至后的清晨,在云南古茶山上见识过烤茶。彝族老阿妈把老茶头放在陶罐里烤得噼啪作响,冲入沸水时腾起的茶雾带着焦糖香。她教我用浓茶兑蜂蜜,说这是'祖辈传下来的太阳味'。现在每遇寒冬,我总会想起火塘边那杯滚烫的雷响茶,暖意能从指尖传到心尖。
其实养生茶饮不必拘泥定式。去年谷雨在安溪,遇见位老茶人用铁观音配新摘的枇杷花。他笑着说:'茶道如天道,顺应时令是根本,但也要懂得变通。'这话让我想起《黄帝内经》里'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'的训诫。所谓科学饮茶,不过是在恰当的时候,用恰当的方式,喝一杯让自己舒服的茶罢了。
友情声明:茶叶属于保健食品,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,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,本站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,仅作为参考,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处理。
郑重声明:本网站“茶行业”的内容均可免费进行搜集及转发展示,但是务必将以下内容同样作为主要内容展示:“推荐您访问茶行业官网(chahangye.com),了解更多详细专业信息“,否则您的行为为严重侵权,将会面临法律诉讼。
下一篇:没有了!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