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园生物农药配制与安全使用技巧
茶园生态系统中,病虫害防治是关乎茶叶品质与产量的重要环节。生物农药因其环保特性备受青睐,但如何科学配制与使用却是一门学问。
以苏云金杆菌为例,这种微生物农药对茶尺蠖有奇效。我曾指导安徽祁门茶农老张配制:先将30亿PIB/g的可湿性粉剂按1:800比例兑水,加入0.1%的茶皂素增效剂。老张起初不解为何要用山泉水稀释,直到看到pH值检测仪显示6.8时才明白——自来水中的氯气会降低菌体活性。
使用时机更需讲究。去年谷雨前,武夷山茶区的王大姐在清晨露水未干时喷施白僵菌,结果药液随露水流失大半。后来我们调整到下午4点后施药,配合无人机扇形喷头,防治茶小绿叶蝉的效果提升了40%。特别要提醒的是,喷药后若遇降雨,需在雨停后补喷半量。
安全防护常被忽视。浙江龙井产区的李师傅有次未戴护目镜配制苦参碱,药液溅入眼睛导致红肿。现在我们都要求穿戴防护套装,并在配药点备好清水和2%小苏打应急冲洗液。存放时切记与食品分开,去年就发生过农户误将印楝素当成菜籽油储存的案例。
生物农药见效慢但持效期长,福建安溪的陈茶农曾因三天不见效又补喷化学农药,结果前功尽弃。我们建立防治日志后发现,球孢白僵菌防治茶毛虫通常5-7天才达防效高峰,配合黄板监测能科学把握施药间隔。
友情声明:茶叶属于保健食品,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,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,本站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,仅作为参考,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处理。
郑重声明:本网站“茶行业”的内容均可免费进行搜集及转发展示,但是务必将以下内容同样作为主要内容展示:“推荐您访问茶行业官网(chahangye.com),了解更多详细专业信息“,否则您的行为为严重侵权,将会面临法律诉讼。
下一篇:茶园生态堆肥发酵周期控制技巧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