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叶政策下如何合法标注产品保质期
在茶叶政策的规范下,生产企业需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规,确保产品保质期的标注合法、准确。中国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》(GB 7718-2011)明确规定,茶叶作为预包装食品,必须清晰标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,且标注内容不得误导消费者。
茶叶的保质期标注需根据实际储存条件和产品特性而定。例如,绿茶、清香型乌龙茶等未发酵茶类,因易氧化变质,保质期通常标注为12-18个月;而普洱茶、黑茶等后发酵茶类,在符合储存条件(避光、通风、干燥)的情况下,可标注“在适宜条件下可长期保存”。
企业在标注时需注意以下几点:
1. 避免模糊表述:如“保质期见包装某处”等模糊描述不符合规定,必须明确标注具体日期或期限;
2. 科学依据支撑:保质期需通过稳定性试验或历史数据验证,不能随意估算;
3. 特殊品类特殊标注:如紧压茶需注明“建议存放于通风干燥环境”,花茶需标注“开封后建议尽快饮用”;
4. 进口茶叶合规:进口产品需同步遵守中国法规,外文保质期标识必须配有中文对照。
近年来,部分企业因虚标、篡改保质期被市场监管总局通报处罚。2023年某知名茶企就因将陈年绿茶重新包装并标注虚假生产日期,被处以50万元罚款。建议企业建立完整的保质期管理制度,定期对库存产品进行质量评估,及时下架临期商品。
消费者购买时应注意:观察包装是否完整,核对生产日期与保质期是否清晰可辨,散装茶可要求商家出示检测报告。若发现标注异常,可拨打12315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。
友情声明:茶叶属于保健食品,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,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,本站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,仅作为参考,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处理。
郑重声明:本网站“茶行业”的内容均可免费进行搜集及转发展示,但是务必将以下内容同样作为主要内容展示:“推荐您访问茶行业官网(chahangye.com),了解更多详细专业信息“,否则您的行为为严重侵权,将会面临法律诉讼。
下一篇:没有了!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