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匀毛尖茶叶的鱼钩形状是怎么加工的

2025-05-15分类:都匀毛尖 阅读:1549

都匀毛尖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,其独特的“鱼钩形”外观一直是茶客们津津乐道的话题。这种形似小鱼钩的茶叶,不仅承载着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制茶智慧,更凝聚了茶农们代代相传的手工技艺。

要成就一盏上好的都匀毛尖,杀青是关键的第一步。茶农们将清晨采摘的鲜叶倒入铁锅,徒手在200℃高温中快速翻炒,通过“抖、翻、闷”的手法让叶片均匀受热。此时茶叶中的活性酶被破坏,青草气逐渐转化为清幽的豆香,叶片变得柔软而富有韧性。

接下来的揉捻工序堪称艺术。茶农会将茶叶拢在掌心,像揉面团般顺着叶脉方向反复搓揉。手法要刚中带柔——力道太重会碾碎叶片,太轻则无法塑形。经过半小时的揉捻,茶叶细胞壁破裂,汁液渗出包裹叶面,为后续造型奠定基础。

最精彩的当属做形环节。老师傅们采用“抓、甩、压”的独特手法:左手抓取茶团在空中划出弧线,右手食指与拇指顺势一捻,茶叶便如小鱼般弓起脊背。这个动作要重复上百次,期间还要用竹匾反复摊晾,让茶叶在失水收缩过程中自然弯曲定型。

最后的提毫工序更是画龙点睛。待茶叶七成干时,老师傅会用棕刷轻扫茶团,让白毫从叶背自然竖起。此时炭火温度需精确控制在60℃,烘焙12小时后,那些银毫闪耀的小鱼钩便游进了千家万户的茶杯。

如今虽有机器的辅助,但核心工序仍坚持手工制作。正如当地茶谚所说:“三分茶青七分手,鱼钩弯弯见真功”。每一粒都匀毛尖的鱼钩造型里,都蜷缩着黔南大山清晨的云雾,也舒展着制茶人掌心的温度。

友情声明:茶叶属于保健食品,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,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,本站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,仅作为参考,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处理。

上一篇:都匀毛尖茶树的生长海拔对品质影响大吗

下一篇:都匀毛尖的鱼钩形茶叶如何影响冲泡效果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