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道冥想:融合禅意的静心品茶五感法
窗外细雨轻敲竹檐,水珠顺着青瓦滴落成线。我轻抚着面前这套素白汝窑茶具,指尖传来温润的触感,仿佛触摸到千年前宋徽宗笔下'雨过天青云破处'的意境。今日要与诸位分享的,正是这套融合禅茶一味的'五感冥想法'。
当沸水注入茶荷的瞬间,白牡丹银针在水中舒展的沙沙声,像极了古琴弦上的泛音。'听茶'是最易被忽视的功夫——武夷岩茶烘焙时的炭火噼啪,老普洱在紫砂壶中翻滚的闷响,都是茶汤未入口前的序幕。我曾在大雪封山时煮茶,听着雪水在铁壶里从'蟹眼'变'鱼眼'的过程,竟比钟鼓更能让人心定。
端起建盏细观茶汤,武夷肉桂的琥珀色在光线下会泛起金圈,如同夕阳在琉璃瓦上流淌的余晖。而凤凰单丛的茶汤则像透亮的黄水晶,这是广东潮州特有的'蜜兰香'在视觉上的延伸。有位习画的老茶友曾说,看顶级龙井在玻璃杯中的沉浮,犹如观摩张旭的草书笔意。
闻香时不妨效法古人'三嗅法':初嗅干茶若有山岚雾气,冲泡后细闻盖香似兰似桂,最后品味时感受杯底留香的层次变化。去年在杭州梅家坞,守着炭火看茶农手工炒制明前龙井,那随着温度变化的豆香、栗香、嫩香,至今想起仍觉齿颊生津。
含入茶汤的刹那,请用舌尖轻轻抵住上颚。安溪铁观音的'观音韵'会在此处化作七重滋味,而六堡茶特有的槟榔香则要在喉间回味方能显真章。记得在云南深山的傣族村寨,老族长用竹筒烤茶招待我们,那种带着烟熏味的醇厚,竟让都市来的年轻人都放下了手机。
最后抚摩茶宠的温度,感受紫砂壶经年养出的包浆。有位制壶大师告诉我,真正的供春壶在掌心摩挲时,会传来类似古玉的润泽感。这种触觉记忆,往往比味觉更持久。
当五感渐次苏醒,方知茶道即心道。此刻院角的桂花正落,茶席上那道穿过茶烟的光柱里,漂浮的微尘都成了最好的注脚。
友情声明:茶叶属于保健食品,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,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,本站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,仅作为参考,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处理。
郑重声明:本网站“茶行业”的内容均可免费进行搜集及转发展示,但是务必将以下内容同样作为主要内容展示:“推荐您访问茶行业官网(chahangye.com),了解更多详细专业信息“,否则您的行为为严重侵权,将会面临法律诉讼。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