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馆里如何通过茶客的举止细节判断其品茶段位?
走进一家古色古香的茶馆,茶香氤氲间,茶客们或独坐沉思,或三两围坐。资深茶人往往能从细微处辨出茶客的品茶段位,这其中的门道,且听我细细道来。
初入门的茶客,动作间总带着几分生涩。端起茶杯时,手指拘谨地扣住杯沿,生怕烫了手;喝第一口时,常被微烫的茶汤惊得眉头一皱,又强作镇定。他们品茶时目光游离,时而偷瞄邻桌老茶客的动作,像极了初学书法时临摹字帖的学子。
而稍有阅历的茶客,举手投足已见章法。他们执杯时三指轻扣杯身,小指自然微翘,宛如兰花初绽。饮茶前必先观汤色,闻香气,入口时茶汤在舌尖轻转,喉头微动间完成一次完美的吞咽。这类茶客最喜与人论茶,谈起六大茶类如数家珍,却总在谈及陈年普洱时露了怯——他们尚未懂得老茶客那句'好茶喝的是岁月'的真意。
真正的高手往往最不起眼。他们入座时不急着点单,先用手背试了试茶桌温度;接过茶盏时食指不着痕迹地擦过盏底,这是在试窑温。老茶客饮茶时眼皮微垂,茶汤入口的瞬间,眼角会漾起几道细纹——那是三十年茶龄养成的味觉记忆在苏醒。最妙的是他们放杯的声响,青瓷碰触乌木茶盘时,永远只发出一声恰到好处的轻响,就像古琴的泛音,余韵悠长。
记得去年在杭州虎跑泉边,见一位银发老者用盖碗。他三指托碗的姿势,像极了捧着一只云雀,既怕惊飞又恐伤羽。注水时手腕悬停的弧度,出水时茶汤划出的抛物线,整套动作行云流水,让围观的后生们都看痴了。这才是'茶人'该有的气象。
茶道如月,段位似水。初习者见月是月,高手见月非月,而真正的大师,早将月光化作了杯中茶汤。下次去茶馆时,不妨多留心这些意味深长的细节,或许你也能从茶客的举手投足间,读出一部活的茶经。
友情声明:茶叶属于保健食品,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,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,本站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,仅作为参考,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处理。
郑重声明:本网站“茶行业”的内容均可免费进行搜集及转发展示,但是务必将以下内容同样作为主要内容展示:“推荐您访问茶行业官网(chahangye.com),了解更多详细专业信息“,否则您的行为为严重侵权,将会面临法律诉讼。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