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乡秘境里的非遗茶器制作与品鉴体验
走进这片被群山环抱的茶乡秘境,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茶香,仿佛连呼吸都浸润着千年茶韵。在青石板铺就的小巷尽头,隐藏着一间不起眼的老作坊——这里传承着已列入非遗名录的『柴烧陶壶』技艺,匠人陈师傅正用布满老茧的双手,将一团湿润的陶泥揉捏成器。
『泥料要选武夷山特有的红紫砂,掺入碾碎的本地茶末烧制,泡出的茶汤自带甘甜。』陈师傅掀开地窖里蒙着粗布的陶坯,那些未经上釉的壶身泛着自然的火痕,每一道斑驳都是龙窑柴火三天三夜不熄的见证。游客们常围在转盘边惊叹,看着泥胚在匀速旋转中渐渐成型,犹如观看一场沉默的茶道仪式。
体验区的木桌上陈列着十二把不同器型的茶器:从唐代风格的执壶到宋代流行的侧把急须,壶嘴的弧度暗合水流动力学。『用这把束腰扁壶泡正山小种,茶香能聚在壶腹回旋三遭。』茶艺师小雯指尖轻点壶盖,琥珀色的茶汤倾入汝窑盏中,盏底雕刻的鱼藻纹顿时在茶汤里游动起来。
最令人称奇的是『听茶』环节——将空壶凑近耳畔,手指轻叩壶壁,老匠人制作的壶会发出清越的金属声。『好壶似琴,泥中有骨。』陈师傅笑着捧出一把民国时期的老壶,壶内茶垢已沁出包浆,『这层茶山抵得过万千言语,是茶器活着的证明。』
暮色染红茶山时,游客们带着亲手压制的茶饼和定制茶器离开,那些器物里封存着泥土的记忆、火焰的呼吸,以及一片茶叶唤醒另一种生命的古老智慧。
友情声明:茶叶属于保健食品,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,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,本站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,仅作为参考,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处理。
郑重声明:本网站“茶行业”的内容均可免费进行搜集及转发展示,但是务必将以下内容同样作为主要内容展示:“推荐您访问茶行业官网(chahangye.com),了解更多详细专业信息“,否则您的行为为严重侵权,将会面临法律诉讼。
相关推荐